1、聚焦未来一一儿童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的影响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在经历了12年呕心沥血的备考,终于在进人大学之后,终于在进入大学之后,才有机会意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自己并不喜欢。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和我们的义务教育体系内一直缺乏职业规划妯导不无关系。 在孩子步人社会前的十几年中,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没有认真地、科学地、系统地为孩子们进行过专业选柽决策能力或职业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 很多人都是在高考填志愿的那几天匆忙地就决定了一生中最为关键的职业选择。 这就好像是没有恋爱、没有相处,仅凭借网络红娘的几句介绍就领证结婚了一样,所以大学校园里才会有那么多人感叹专业好似鸡肋,职场上又有那么多的人整天在琢磨着如何“离婚”、如何找到更好的“婚姻”.如果在童年阶段,就让孩子认知各种行业和职业,在青少年阶段和孩子一起讨论几个专业方向和职业目标,逐步培养一些自我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孩子自然会发展出对某些专业的兴趣和关注,让孩子从小与未来的职业目标“青梅竹马”地培养一段感情,那么他们将来在专业领域和职业选择上就会如鱼得水,应对自如了.
在西方的很多国家,职业规划的思想从幼儿园教育就开始渗透了。很多幼儿园都有家长志愿者,定期给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职业,让孩子们理解不同的行业和职业有什么特点。 美国从小学开始就有职业指导课,孩子们从小就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为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积累知识和技能
在亚洲的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地区,也都是从小学就开始提供儿童职业生涯辅导,旨在增进儿童的自我觉察,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工作态度,让学生了解教育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及学习做决定的技巧等
生涯发展类课程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实现全面而个性化发展,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个性发展为出发点,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在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领域设计了 “志趣最佳发展域”课程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依据学生的课程模块选择,结合分班考试成绩,组合特色班
个人的需求与心理动机
职业生涯的选择主要来自孩子对职业的渴求和热爱,其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完成任务的效率是最高的。所以我们在对孩子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心理需求来设定目标,目标任务难度要适当,不断培养和激发孩子追求成功的信心和意志。
如何做
1.需要了解的具体内容
性格:我是什么样的人,内向还是外向?
价值观:我想要什么? 什么是最吸引我的? 金钱?亲情? 社会地位? 名誉?
兴趣:我喜欢什么? 我愿意做什么? 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能让我感觉很愉快?
能力:包括一般技能、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决策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天赋才能。
资源:我拥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
优势劣势:以上因素的总体评价,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2.自我或者他人评
父母眼中的我 |
同学眼中的我 |
老师眼中的我 |
自己眼中的我 |
理想中未来的我 |
|
|
|
|
|
3.SPA六维人格量表测评
4.职业生涯规划成长报告
5.拓展课选修
5.考前综合征心理辅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