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self)则是一种心理学层次的(psychologistic)概念,这是把人看作是一种经验汇聚的中枢(locus of experience),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经验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西方心理学家通常认为:个人反思觉察(reflexive awareness)的能力会产生出自我的双元性(duality of self):作为「主体」(subject)的自我能够整合自己的行为,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明显的不同,而能作为「自我认同感」(sense of self-identity)的基础。同时,自我又能以自己作为觉察的「客体」,清清楚楚地看出自己和世界中其它客体的不同,将自己看作是一个独特的整体,而获致一种「个人认同感」(sense of personal identity)。
六维人格系统揭示人们在信息处理和关系管理两方面的6种心理机能和12种极端状态,是自我原型的主体部分(self-identity),如何发现自我原型客体部分(personal identity)?因为这样才能构建完整的自我原型。
六维人格是受易学学者姜祖桐启发建立的,姜氏《易经人格学》提出易经本体是上古人格类型学,64复卦是64种人格模型。在姜氏指导下,在2005年刘宏军将易经六爻与六维人格系统建立对应关系。
确立易经复卦的六爻是「主体自我原型」。
受亚洲心理学会会长、台大心理系教授黄光国启发,在2016年刘宏军研究发现复卦的卦名是「客体自我原型」、卦辞是人天赋使命与对策。
研究易经的自我双元性,不仅是打通荣格与易经的跨学科隧道,关键是率先提出人的「天赋使命」,突破西方个人主义人观(小我格局)。「自我」是个体与社会世界发生关联时的交界点;天赋使命建立全新「大我人观」,作为一套个人特有的解释参考架构,形塑个人的思想、行动、动机及情绪反应。必将给人类带来更加广泛深刻的自我觉醒。
人生如戏,生、旦、净、末、丑,上天自有安排,3500年前,有个君王对人类每个角色命名,总共用了78个字分出64种天赋角色;并归纳9种天赋能力的人担任官员管理国家。一直延续了800年。这种管理是发挥把官员的个人天命与后天社会使命高度结合;他们行使权力的时候能够随心所欲不逾矩;老百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君王就是周文王。
为了传承这种神秘能力;他用六种潜意识心理及行为特征,即文王六征法;同时,把64种角色,每种角色6种表征写成一本著作,就是易经。
易经运用的逻辑顺序,首先,在64种天赋使命类型中,文王筛选出九种天赋使命类型,进行社会分工管理。然后,周文王对臣子进行「六征法」辨识,确定六维人格类型对应六爻,根据六爻组成复卦,预判其天赋使命类型;符合的任用,不符合的舍弃。从个体角度,不仅是人岗的能力匹配,关键是官员天赋使命与社会责任担当,产生「舍我其谁?」的精神;从组织整体角度,构建命运共同体 ,和谐默契。
然而,随着周朝灭亡,当时科学又没有影像记录,这种“望而知之”能力就失传了。一百年前,荣格研究的各种「原型」中,最重要的是「自性」。荣格认为,“自性”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它把所有别的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显现,都吸引到它的周围,使他们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自性在集体无意识中是一个核心的原型。当一个人说他感到他和他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处在一种和谐状态之中时,可以肯定地说,这正是因为自性原型在有效地行使其职能。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是充分的自性完善和自性实现,而自性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我的合作。荣格忠告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强调自性的完善实现,而应该更多地强调对于自性的认识。对于自性的认识才是获得自性完善的途径。 自性原型是电脑里的系统软件,即使每个人电脑应用功能千差万别,但系统软件一样,微软视窗系统或者苹果MAC系统而已。
自我双元模型的运用举例:ENFPGZ(蹇),六维类型与六爻对应关系如下图:
蹇(jiǎn):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 ▅▅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 九五:大蹇,朋来。
▅▅ ▅▅ 六肆:往蹇,来连。
▅▅▅▅▅ 九三:往蹇,来反。
▅▅ ▅▅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 ▅▅ 初六:往蹇,来誉。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天赋使命:对人性需求有深层洞察力,对人性欲望与贪婪有觉解;对未来趋势发展有先天的直觉。将各个层面相关人士构架成复杂利益格局;但管理常常面对两难困境;没有金刚钻去揽瓷器活,人生就会蹇滞难行!攻坚克难后,人人在此利益均沾,也就取得大利。所以大起大落的人生,他人看来是蹇难。
人生对策智慧:在大势力背景下,以刚毅果断、宽厚包容的风格处世,抛弃理智冷漠、停止呆滞方式;排除蹇难,可获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