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第五节课下发了《期末复习(二)》模拟测试卷,临近下课,梁粮告诉我,耀晖在哭,我告诉梁粮去安慰一下耀晖,可是他说耀晖根本不听。下课后,我让一位同学把耀晖叫到了办公室。我看着耀晖红肿的双眼,故作惊讶,开展了以下对话:
老师:呀!眼睛怎么红了?
学生:我没有考好。
老师:取了一张纸巾递给他,挪出一张椅子让他跟我的椅子成45度角,示意他与我相对坐下。
老师:你考了多少分?(其实我知道)
学生:93分
老师:(微笑)已经很高了,要是我,可满足了!
学生:(勉强微笑)可是我的目标是98分(默默地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
老师:哦,你是觉得这次考试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所以非常内疚?
学生:(虽然眼睛红肿,还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是一直直视着我)是的。(他在自责)
老师:你是一个有梦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跟我一样。但我跟你又有些不一样。
学生:(感到很惊讶)
老师:你看,人非圣贤,焉能无过,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在课堂上有时也会说错话,有时也会写错字,如果像你一样,我一直去责备自己,陷入低落的情绪不能自拔,伤到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样得不偿失!
学生:(边擦眼泪边点头)
老师:你觉得你树立一个目标98分,仅仅是为了这个数字吗?
学生:不是。
老师:小李你很熟悉吧!之前在506班的时候成绩就相当突出,经常稳坐第一名,这个学期的语文考试他大概只有两、三次得了第一名,他是不是一直内疚,拿很多时间来惩罚自己?
学生:不是。
老师:这次他是99.5分,刚刚跟我说,我改错了一个填空题,他多了一个“那”字,应该减掉一分,你觉得要不要减掉?
学生:要。
老师:是的,因为那一分根本就不是他的,他不是为了99.5这个分值,他享受的是努力付出的过程,他乐在其中,所以他主动提出来了。如果我看错了你三分,给你打了98分,你会不会告诉我?
学生:会。
老师:是的,我相信你一定会告诉我,因为你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分数。
这次考试,你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吗?
学生:(点头)
老师:那就不留遗憾了!你知道考试的意义是什么吗?
学生:(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
老师:每一次考试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方法,为下次的考试积蓄力量,这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学生:(点头)
老师 :一个有梦想、有目标、有追求的孩子我是非常欣赏的,在学生时代,在以后的社会中,这类人是非常容易成功的,但如果被情绪左右自己,也是容易失败的。你要好好享受你追求目标过程中的愉悦,得失并不是那么重要,你说对不对?
学生:对,老师你说得对,谢谢老师!(我拍拍他的肩膀,目送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