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学生参与,60座城市联动,中字头的媒体联袂举办,孩子获得两次金奖,悲剧的故事三分钟声泪俱下,感动了评委,获此殊荣。11岁在100万人中排名前50名,在她人生的第一个十年,这是一个精彩的里程碑。这就是刘老师的女儿——刘嘉媛。
刘老师的女儿嘉媛,她所在的浙江赛区,她拿到金奖,不仅她一个人拿金奖,她们浙江赛区包揽了整个中国金奖的60%到70%,而且是连续三年。为什么呢?要想成功,这三个秘诀一定要做到。
第一个秘诀什么?就是选题材。这次的银奖,铜奖都是选祖国好、中国梦、一带一路,篇幅宏大。但是你想想让一个小学生初中生去讲这样一个题目,她本身没有这样的阅历,讲的指定是干巴巴的,最后只能来做陪衬了。嘉媛选择了《一件没有织完的毛衣》,故事讲的是,主人公刚开始有攀比心理,要买新毛衣,家里没钱给妈妈治病,这攀比心理完以后,主人公就产生了内疚心理,看妈妈病重的都不行了,就感觉到内疚。最后这妈妈去世了,躺在医院的床上,盖着白布床,主人公上去以后嚎啕大哭,哭的过程中就开始感恩和怀念。制造这样的冲突感,这样本身冲突的故事,特别是悲剧故事,当然会瞬间打动你。你看看真正了不起的《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中国的《新白娘子传奇》。从古至今,只要有悲剧结尾的永远让你记忆深刻,所以这种悲剧和冲突的能扣人心弦,激发你内心的情感共鸣。这是题材,感性悲情。
那么演绎过程中一定是用片刻的场景来诠释你的人生!刘老师管它叫八个字“哭爹喊娘死去活来”。你想想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她在三分钟之内瞬间声泪俱下,能哭的哭腔里面带着颤音,本来大家都是平铺直叙都是大团圆,喜剧结尾突然来了一个三分钟哭腔都出来了,除了你的剧本的信息,剧本有画面感有代入感,同时这种哭腔语调瞬间给你拉入一个场景之中,很多这些评委马上被带入情境中,所以我们叫演绎要精彩。
最后一招是什么?就是要知道“大数法则”,凡是这种评委都是什么戏曲学院的教授,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都是著名的播音员,你想想,靠声音吃饭,靠情绪感染人的那些评委都是什么性格,大部分都是F型的,也就是情感型的性格。情感型评委只有输入情感信息,只有这种哭腔、这种悲情才能让评委感觉到爱,打动他的心灵了,摸着他的心口讲话了,冲击他的灵魂深处了,他才会动情的打高分。所以这样的作品要比这些谈谈意识形态,仅仅是歌功颂德的僵化的传统的作品,马上就会眼前一亮,万绿丛中一点红,所以评委的高分倾向都在于这种感性的话题,煽情的演绎。这就是刘老师跟大家沟通,为什么浙江赛区这家机构能够把全国的百万人的比赛的百分之六十,七十的金奖都能拿到手,这是了不起的地方。
当然更了不起的是什么?是因为刘老师不在乎是奖得的多少,而是孩子在这过程中进行情感模拟,因为我们的孩子都很顺,没有这种悲情的演绎,要演绎根本就轮不到她,这个时候。通过进行情感模拟,以后她知道人生中有各种悲欢离合,对她的成熟和成长能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现在的孩子都是天天学习,刷题,哪有时间去做这种人际的沟通,但是欧洲的孩子,天天就训练的什么能讲,什么都没做都可以到处吹牛。那中国的孩子只有通过这样的情感的模拟和训练,让她在人际沟通上,在讲话上有影响力,有感召力,有号召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人际沟通中建立一种成熟的心态。
她们这一代人注定不是西方人的知识工作者,中国的企业将走向全世界,她们将代表中国在全世界履行他们的管理能力那怎么管理,不是你数、理、化、学得好。而是你能不能够领导别人,领导别人之前你能不能影响别人,影响别人之前你会不会沟通?所以沟通能力从小培养,无论是她内心的升华,还是她领导力的提升,还是她未来的人生的面对悲欢离合的挫折感,她都有提前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