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第十四章 人际交往中的人情与关系:构念化与研究方向
一、过去有关关系与人情的研究
(一)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
在研究关系与人情现象时,至少有六个不同来源的文献资料可供参考。
第一是西方有关人际关系等课题的研究。虽然如上所述,中国人的关系现象有自己独特的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没有共同之处。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固然不能简单移植,但其经验和教训却值得借鉴。在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以personal relationships,social relationships,close relationships,human relationships等为主题的论文和著作非常多。近20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活跃,形成了很可观的知识积累。Duck(1988,1997)主编的《人际关系手册》可以反映其基本状况。限于篇幅,本章不评述西方人际关系研究的观点和发现。但是,Duck等人(Duck,west&Acitelli,1997)在上述手册第二版中对西方人际关系研究的反省与本章的主旨颇有关联,值得一提。他们对过去的研究提出了四点批评:①往往局限于对大学生的友谊形成和异性恋爱关系的探讨,对其他领域的关系很少涉及;②将关系看做是包含着两个已定形的、完整的、稳定的、独立的个体的一个静态的、铁板一块的容器,忽视了人际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关系中的个人是开放的、不稳定的、变化的;③忽视了真实的关系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下运作的,这种社会文化情境规定了一种什么才是正常的、可接受的观点,此观点影响人们对他们的关系的知觉,也影响了研究者对关系的知觉;④忽视了社会、文化情境对人们建立关系的过程和关系本身的影响。这一反思可以说为我们主张从中国的文化/社会/历史框架出发来研究中国人的关系和人情提供了一个支援。他们谈到关系的文化性和动态性在本章中都有深入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