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格的人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个原因,父母与孩子交流时往往就像隔着一堵墙,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虽然能听得声音却不能感知到他们的情绪,所以我们需要把这堵墙打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不同的孩子他们自我预期的人格形象是不一样的。
有个名叫“涛涛”的孩子,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成绩一直排名班级前三,但到了高一慢慢从前三退步至二三十名,从此他开始自暴自弃,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自己一无是处,没人赏识他,没人喜欢他,最后不想上学说要去卖二手手机赚钱,爸爸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很恼火,频频与孩子发生冲突,妈妈看到非常心疼孩子,与父亲产生了分歧。
在我们的引导下,孩子和父母都做了“SPA”六维测评,这样我们就知道了涛涛的盲区和优势。在学习上,涛涛的潜能还没有发挥出来,原因是他在成绩持续下降时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之人,和当初给自己设定的预期不符合。当涛涛认识到自己与余教授(他从小崇拜的小姨)具有同样的才干,都具备很强的分析性思考能力是态度顿时发生了变化,其实他和余教授一样在面对极其复杂的数据报告都能找出关键核心的问题。我们的性格既定,要想改变命运,必须要解读人本身的性格。所有矛盾的产生都是源于不了解自己的性格,不了解自己的本我,或者说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有偏差的。
SPA”是六个方面衡量观察人的特征,更加完整的展现了一个人的图谱。所以它的作用和魅力非常巨大,它不仅让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特色优势和使命感,并且也让他们的家长找到适合孩子这个类型的一种教育方法,而且孩子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也能够起一个匹配和利用天赋的一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