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期,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这个时候父母通常会很焦虑,为什么呢?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导演,生下来自带剧本;青春期就把人格剧本打开了,这个无字天书就开始表达他对人生的智慧,这个时候你就感觉孩子莫名其妙的变了,变得你都不认识他,甚至你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有一个朋友打电话给刘老师,说他女儿在家里写了绝命书,离家出走不见了,他正在从国外乘坐飞机回来找女儿,妈妈也懵了,十几个人折腾一夜,早晨六点钟的时候说这孩子找到了,但是找到了这个孩子,她绝食不吃饭。
这对夫妇见到刘老师就给他看孩子写的绝命书,绝命书是这么写的:我不要再烦你了,我已经烦你18年了,我该走了,我列了很多计划,都实现不了,我也想好好学习,但是我做不到,然后接着又说,我很累,我也疲劳。我对不起你,我也对不起我的同学,还有同学的妈妈,我都对比起,我是你们的罪人,再见了,然后将这张纸就放在桌子上。
孩子妈妈说:“你看我们这个孩子老要跳楼,我们把窗户外面用铁栏杆拦住,她用钳子把窗户外面的栏杆一边剪一边说我想跳你们栏得了我吗?现在在家绝食。”
妈妈问刘老师怎么办啊。刘老师说:“你要把孩子给我带过来,我才能针对性给出对策。”
就这样第二天父母带着孩子来找刘老师,小孩子低着头脸色惨白,刘老师说先做个心理评估,看看适合考什么专业,学什么专业,在做咨询的时候孩子因为之前绝食饿了,拿起桌子上水果就吃,在做第二个游戏的时候孩子想明白了这不是来测试什么专业选择,一会讲母爱一会讲感性话题,想想原来这个是个心理咨询,孩子突然意识到这是个圈套;就跟妈妈说,妈我难受我要回家,爸妈觉得尴尬,后来我示意妈妈先带孩子回去,爸爸留下来。
刘老师开始分析孩子性格,这样孩子风格什么类型的?感性随和型,形象的话说在外面,是条虫,见到谁都客客气气,跟谁都不敢得罪。跟谁都搞好关系,讲话都低头,温文尔雅的,然后低眉顺眼。回到家里,那是条龙,谁都不行,那你就得从了,我是你女儿,你就要哄着我,家里我总要撒谎,不顺我我就要闹就要作,妈妈跟孩子的性格不一样,妈妈就是一个控制型的,孩子在外面看着很憋屈,回到家里需要一种呵护,妈妈还要教训他。这两个人性格是对角线,完全不一样。就像两条平行铁轨,永远不会交叉,自然状态下无法深入交流,
根据性格分析,爸爸就回忆,孩子学校老师说她有抑郁症,没事就哭,一哭二小时,这孩子确实很感性。为什么会这样,孩子就告诉父母她不想上学,老师对她不好,还看不起她,她最恨那个老师,每当孩子回家跟妈妈牢骚的时候,这个妈妈是刀子嘴豆腐心的,每当女儿唠叨的时候,妈妈总是说怎么能说老师不好,你是怎么当学生的,你这个脑子有问题,你这个不符合一个标准高中生应有的合理想法,你这样不行。妈妈忽略孩子内心情感体验,孩子情感无处发泄。孩子很崩溃、很憋屈。她确实很随和,没有主见,她开始讨好同学,同学说她胖就开始减肥,瘦下来同学又说她瘦了,就开始暴饮暴食,半个月又胖五斤,同学又说胖得跟猪似的,妈妈就说,看这孩子咋就没主心骨的,别人说什么你就做什么,为别人评价而活着;你看你爸爸,他就是自己说了算,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所以成为成功人士。孩子心想我讨好不了你,讨好同学要你管,有气没有地方撒,就和弟弟妹妹过不去,发起脾气来,在家里拿刀跟弟弟妹妹拼命,家里叔叔、阿姨,说她有精神分裂。
这爸爸越说越难过,而且说自己朋友的孩子,和父母争吵,一气之下,从12楼跳下去,养了16岁男孩子,命就没了;联想自己女儿,他感到很后怕!
母女性格差异产生价值观冲突,日积月问题积累多了,孩子开始自己伤害自己,孩子厌学、写绝命书、离家出走;就是用另类的方式引起你们对她的关注!背后行为动机就是,父母失去她会有多心痛!
爸爸又说孩子总是说要跳楼要自杀,刘老师说:“你下次跟孩子说,你赶紧跳啊,爸爸还有事情,爸爸走了,门一关就走。”爸爸说我不敢说,那是我亲生的,如果真跳了怎么办,我说:“她不会跳的,青春期的孩子总喜欢试探父母的底线,这就是青春期父母亲的尴尬。”我告诉爸爸孩子没毛病,爸爸是瞬间是喜极而泣,这卸下心中负担。否则花季少女变成精神病,以后她人生可咋办?刘老师继续说:“从现在开始你们要做调整,你虽然在外面做生意但心灵上沟通的事情还需要爸爸去做,你跟孩子性格相同,爸爸要调整沟通的角色,沟通的时候教你一招“正话反说”。”
回去后孩子开始吃饭了,但不想上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爸爸用微信跟孩子聊天,然后把聊天内容发给我问我怎么办,孩子抱怨学校老师讲话都不是普通话,用本地话她听不懂,她不喜欢这种地方,要到大城市上大学,考好的大学,我不去学校,然后问我怎么办,他妈妈也解释了半天也解释不了,我教爸爸那你就说你的难处,他爸爸开始发短信。大致内容:哎呀,你看你苦,爸爸更苦,你说我们到非洲那种地方随时就被枪毙的,爸爸枪林弹雨做生意啊,而且他爸爸那边那个什么医疗条件不好啊,一被感染连个好的医院都没有,爸爸在这个地方几年都老了十岁。你看爸爸多可怜,要不是因为有你这么几个孩子,撇家舍业的,半夜想你,我想我这个姑娘倒是没人照顾,对不对?没人管的,大家都很可怜啊。你在家里也待不下去,要不你跟爸爸去非洲,跟我管仓库去,那里一堆黑人不喜欢洗澡。
孩子看到短信后想想还是去上学吧,第二天爸爸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孩子又开始哭了,又开始说哪个老师不好啊?对她不好啊,爸爸又想起刘老师话“正话反说”,爸爸说:“我去老师宿舍找老师说理去”,孩子听后开心笑着说:“爸爸你是跟我一伙的,你不用去了,我上学去了。”
为什么孩子这次是这样表现呢?平时在老师同学面前太憋屈回家得不到安慰,这次爸爸能站在她角度为她想问题,觉得终于有人认同她了,
刘老师秘诀:孩子从厌学离家写绝命书,然后绝食到现在能够跟父母融洽的沟通,能够正常的回到学校,回到正常轨道,实际上是不是刘老师多厉害,是我们了解了背后的这个人生剧本,进行正确的沟通方法的指导。大家知道,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成功人生就像跳交谊舞,我要跳男步,我要掌控一切,我一定要成功,那我要控制所有东西,几乎所有的企业家会这么想。而另一种人生剧本,他认为跟所有人搞好关系,我对你们都好,你们也投桃报李,对我也好,那么,这样我的人脉关系广阔的,人缘好,我人生可能会碰到起起落落,一旦碰到难处的时候,就会有人帮助,那么这个时候。我就可能成功,平常跟人家,称兄道弟,称姐道妹客客气气,做人成功,他认为这是做人的智慧,娜娜就这样想,父母好比是跳男步的,所有都要掌控,孩子是感性随和型人格,那么他们之间就 完全是不一样人生剧本,父母不认同孩子,最后的孩子就用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调动父母情绪。用伤害自己方式控制父母,他认为成功了。
怎么跟他站在同一角度去思考,用他的语境,用他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来跟他沟通,那就容易得到孩子认同,迂回方式来解决问题。你的孩子处事智慧就是什么样的处事智慧呢?
刘老师咨询过很多这样的家庭,就是父母都是精英,父母成功都有自己的成功路径,通常都希望孩子跟他一样,也就是说为人处事是一样的,比如说有个著名企业家说,看,我的工作是抢过来的,我的业务,老婆都是抢过来的,他也希望他的孩子用抢这种思维模式来为人处事。
但实际上一旦青春期的时候,为人处事的风格就特别明显,那么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的处事风格。通常的家庭父母如果强势的话,对这个孩子的,这个为人处事的智慧就是置之不理,不给他放权的话,久而久之,那么这个孩子一生他的独立人格就不健全。那就会变成了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一个应声虫,一个顺民,天天听你的,但最后呢他反而听不你的。所以我们的父母一定要注意,如何让孩子,他的翅膀飞起来,就跟老燕子与小燕子似的,让他跟你一样起飞但起飞以后你要允许他有他的飞翔路径,这一点,对我们父母很重要,如果你不重视,不重视这个事情,那就出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
通常有四种风格。第一种就是我掌握了主动,资源权位,第二干什么事儿,我就出人头地,谁都不如我做的好,我显摆掌控心里。第三我什么事都能找到,最聪明的地方少不了。第四种老好人那种,就是这个故事主人公这种。
最后告诉大家个好消息:在2018年故事主人公已经在香港读大学了,每天开心不得了。